如今,在芝加哥大学发生第一个自持受控核链式反应的地点,矗立着艺术家亨利·摩尔 (Henry Moore) 创作的名为“核能”(1967) 的雕塑。
罗伯特·科兹洛夫摄
美国物理学会已将芝加哥大学的芝加哥一号桩和斯塔格场以及附近帕洛斯森林保护区的“A 点”指定为历史遗址,以表彰世界上第一个自我维持的受控核链式反应。
美国物理学会历史遗址委员会主席李·索耶 (Lee Sawyer) 表示:“很少有事件能像费米及其团队在芝加哥大学成功进行的受控核裂变研究那样,对科学和社会产生如此巨大的改变。”
每个站点都会收到一块牌匾,以表彰其对物理学的模范贡献。这些牌匾是在 7 月 14 日于芝加哥大学举行的活动中颁发的。
“芝加哥大学开发的世界上第一个受控、持续的核反应定义了一个研究领域,并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我们今天仍然可以看到,”芝加哥大学的科学、创新、国家实验室和全球倡议。“我们很荣幸美国物理学会认可了在旧斯塔格场看台下和郊区‘A 点’(今天蓬勃发展的阿贡国家实验室的前身)进行的关键工作。”
1942年,作为曼哈顿计划的一部分,建在芝加哥大学原斯塔格场的芝加哥一号堆核反应堆成功引发了第一个人造的、自我维持的核链式反应。
该反应堆项目随后被拆除,并于 1943 年向西南方向迁移至“A 地点”,即现在的库克县森林保护区。战后,该工厂成为第一个国家实验室——命名为阿贡国家实验室——并肩负着为和平目的开发核技术的使命。随后,实验室搬迁到 A 点西北几英里处。(A 点位置于 1956 年被划归库克县森林保护区。)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阿贡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继续致力于反应堆研究,推动了核能、核能和核能领域的进步。中子散射研究和核物理在医学和其他用途中的应用。
与此同时,在芝加哥大学,芝加哥一号桩的壁球场和旧足球场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芝加哥大学的约瑟夫·E·雷根斯坦图书馆以及乔和里卡·曼苏托图书馆。
著名艺术家亨利·摩尔创作的名为“核能”的青铜雕塑纪念了该地点,并向游客开放。该雕塑位于埃利斯大道东侧第 56 街和第 57 街之间,马克斯·帕列夫斯基宿舍以南、曼苏埃托图书馆玻璃穹顶以北。
Copyright © 2022.Company name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7045890号-1 留学
留学方案申请